當前位置: 首頁>文化研究
本站訊 8月18日至8月19日由中華文化學院主辦、甘肅中華文化學院承辦的第十次全國中華文化學院工作會議暨第七屆中華文化論壇在蘭州召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黃易宇出席會議,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冉萬祥出席會議并致辭,民革甘肅省委主委、甘肅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郭層城主持閉幕式。來自各地中華文化學院的領導、專家學者100余人參會。
中華文化學院工作會議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提升中華文化學院發展水平為主題,總結交流各地中華文化學院一年來的主要工作。中央社院黨組成員、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黃易宇作工作報告,她強調,各地中華文化學院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認清形勢,振奮精神,抓住機遇,發揮地方優勢,合理整合資源,在教學、科研、培訓、交流四位一體上下功夫,進一步促進中華文化學院正規化建設。
中華文化論壇以“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主題進行研討。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教研部主
云南社院副院長陳友康和文化交流處彭碧燕參加會議。
一是充分肯定了中華文化的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這是對中華文化價值的最高評價。他還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中華文化包含著“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文化基因,“富有永恒魅力”和“當代價值”。這些論斷精光四射。“文化基因”概念的引入,使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有了更深刻、更現代的認識。
二是充分肯定了中華文化的歷史功績。“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闡明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之一。中國人應該為此驕傲,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尊和自強,徹底走出百年陰影,從容坦蕩、意氣風發地致力于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是肯定了中華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聯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就要“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四是闡明了中華文化的現實意義。對內,“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們才能形成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道路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戰斗力。對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在激烈的世界思想文化競爭中,在咄咄逼人的西方強勢文化面前,我們才不會迷失自己,迷失方向,進而以自己的獨特文化影響世界,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五是指明了中華文化創新的路徑。要創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要“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要加強“文明互鑒”,在文化交往和交流中發展中華文化。
六是闡述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擔當。要把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增強中國的軟實力,也為人類作出貢獻。
陳友康說,習近平同志是繼毛澤東之后中共中央歷屆領導人中對中華文化論述最多的一位,也是旗幟鮮明高度評價的一位。他的論述標志著黨和國家層面對中華文化的充分肯定,它徹底扭轉了文革思維和左傾文化觀,從政治層面解決了中華文化的百年惶惑,為中華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在中華文化復興史和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他的論述指導之下,全國人民共同奮斗,中華文化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陳友康的演講引起熱烈反響,與會領導和專家和他展開了互動。
論壇共收到學術論文四十多篇,我院有3篇論文入選:除陳友康的外,還有劉洋《淺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治理理念萌芽》、楊松祿《試論統戰文化在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治理中的價值定位》,并推薦昆明市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高級講師王宣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參會。(文化交流處 彭碧燕)
上一篇:陳友康倡導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體系重構 2014-08-29
下一篇:我院論文獲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征文一等獎 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