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文化研究
云南中華文化學院教授陳友康著《現代詩詞的價值與命運》2016年初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是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館所屬中華詩詞研究院編纂并資助出版的“現代詩詞論叢”之一,全書37萬字。復旦大學博士生導
20世紀是中國社會和文化發生激烈震蕩和變革的時代,文學上的最大變化就是新文學崛起,傳統文學逐漸式微。舊體詩詞由詩壇正宗和主流退到邊緣,逐漸淡出研究視野,高等學校和文學研究機構不把20世紀已有的舊體詩詞作為研究對象;對當下的詩詞創作活動,學界也往往保持沉默,不屑于介入,學理化的研究明顯缺席,最終導致舊體詩詞在現當代文學研究和文學史寫作中不具有合法身份。但舊體詩詞是一種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作為潛在的文學創作和消費活動,在新文學背景下它始終沒有停止,并積累了可觀的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還呈現出復興態勢。學術界的研究也漸次展開。
在新文學背景下,舊體詩詞的特點、價值、功能、身份、地位、命運始終是充滿爭議的問題,也是關系20世紀以降舊體詩詞評價及未來發展的根本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科學的解決,新舊詩的糾纏還會繼續下去,不利于現代漢語詩歌的進步。集子里的多數論文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為現代詩詞的現代性和合法性辯護。他的研究成果對理性評判新舊詩關系,建立富于包容性的詩歌生態,促進中華詩詞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
該書還對部分詩詞名家進行了研究,總結現當代舊體詩詞取得的成就,使現當代中國文學中這一重要文學現象得到呈示,其價值得到彰顯,以挖掘、豐富現代精神資源,并為確立它在社會生活、文學格局中的地位,構建更為完整的中國現當代詩歌史和文學史提供參考。
本書出版,是云南中華文化學院中華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習近平總書記說,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加強現代詩詞研究,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詩詞有重要意義。澄清困惑,總結經驗,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中華詩詞將隨著中華民族復興走向新的輝煌。(文化交流處 彭碧燕)

上一篇:陳友康教授著《一代文宗陳榮昌》出版 2015-05-21
下一篇:云南中華文化學院舉辦“中國輝煌·云南風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