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
來源:科研處
時隔十五年,所有社院人期盼已久的《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中共中央印發,自2018年12月22日起施行。不同于2013年中央統戰部印發的《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暫行條例》,這次印發的《條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部關于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的黨內法規。《條例》明確了社院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黨對社院的全面領導,并對社院的性質地位、職能作用、領導班子配備以及教學科研工作、中華文化學院工作、辦學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從部門規章上升到黨內法規,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社院工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社會主義學院事業發展的里程碑。事實上,今年中央頒布的《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和中央統戰部、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四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進一步加強統一戰線理論政策教學的若干意見》已經將社會主義學院與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并列,這意味著社會主義學院與黨校(行政學院)一樣,都是黨的學校,不分彼此。
回首來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社會主義學院因社會主義而立、因社會主義而興,是培養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協力、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黨外干部的主渠道,是研究、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理論的主陣地。從1956年開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的籌備、建立和發展,一直得到中共中央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毛澤東同志定名“社會主義學院”;鄧小平同志題寫“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名;江澤民同志題寫“愛國、團結、民主、求實”校訓;胡錦濤同志要求學院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方針政策宣傳基地的作用。2016年10月,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指示要“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目前,除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外,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都設立了社會主義學院(校),數量達到700多所,成為黨和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黨開展統一戰線思想教育、鞏固統一戰線政治共識的重要工作部門。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云南省政協政治學校。1957年2月正式開班,“文革”期間停辦。1986年,省委決定恢復云南省政治學校,1990年8月更為現名。1992年5月2日,學院復辦開班。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為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周年發來賀信,要求學院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方針政策宣傳基地的職能作用,不斷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為促進全省跨越式發展、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國夢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建院60多年來,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突出政治培訓,強化政治共識,培訓了大批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以及統一戰線方面的其他人才,為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共云南省委正確領導下,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作為、開拓進取,“社院姓社”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理論研究創新突破,中華文化教育研究和對外文化交流深化拓展,學院的辦學規模、辦學條件、辦學層次、辦學水平等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些工作走在全國省級社會主義學院前列。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只爭朝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與此相適應,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學院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在充滿希望和榮光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的路要怎么走、工作如何干,是必須要回答好的時代命題。在這次中共中央頒布的《條例》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系統回答。《條例》指出:“社會主義學院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方針政策宣傳基地作用,為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作出貢獻。”《條例》還明確了社會主義學院的工作方針、基本任務和培訓目標。《條例》的這些規定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航向,既讓人有撥云見日、豁然開朗之感,更讓人精神振奮、篤定前行。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接下來就是要全力以赴把藍圖變成現實。社會主義學院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宣傳貫徹《條例》為重要任務和主要抓手,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刻把握做好新時代社院工作的重要原則和重要方針,銳意改革創新、勇于擔當作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繼承弘揚優良傳統,自覺擔負起為統一戰線事業發展培養人才的使命任務,不斷探索統一戰線教育培訓規律和辦學治院規律,全面深化教學、科研、中華文化學院、干部人事、行政后勤等各項改革,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為新時代鞏固和發展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新型政黨制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作者系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講師)
上一篇:楊松祿:打造新時代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資政新高地 2018-12-28
下一篇:尹未仙:立足云南統戰資源優勢 打造云南社院特色課程體系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