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省委統戰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即日起將推出“部長談”“主委談”“專家談”“大家談”等欄目,持續刊發一批學習體會文章。歡迎廣大統戰成員、專家學者和統戰干部談體會、講感受、話感悟,共同推動中央和省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往心里走、往基層走、往實里走、往深里走。
專家談
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
開啟云南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新篇章
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教研室副教授
尹未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學謀劃、有力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近期,中央和省委統戰工作會議相繼召開,全省統一戰線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以實際行動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云南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結合當前實際,要在以下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突出工作主線。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載體,將各項政策、資源、力量聚集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上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綱”,制定民族工作具體政策、規劃,要堅持這個指導原則和根本指針;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魂”,像芯片一樣植入民族工作之中,落實到民族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度”,慎重穩妥地調整完善民族工作的具體政策和地方性法規,科學評價民族工作成效。
二是聚焦主要任務。準確把握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緊扣到2035年全面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作出云南示范的目標任務,圍繞黨對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更加美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緊密、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等主要任務,推動各民族政治上團結統一、經濟上共同富裕、社會上互嵌互融、文化上美美與共、治理上共治共享,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文化、物質、社會和法治基礎。
三是豐富創建內涵。立足云南“民族問題、宗教問題、邊境問題相互交織”的突出特點和“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新省情,發揮邊疆民族地區區位和人文資源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整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在統籌考慮區域因素、推進區域發展的基礎上,加大民族地區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民族地區鄉村振興,加強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增進各族群眾民生福祉,推動各族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共同走向現代化。
四是創新載體方法。以“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等為抓手,充分運用各類媒體,開展入心入腦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教育,選樹先進典型,制作各類作品,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全網傳播。堅持線下創建和線上創建相結合,打造一批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主題的“云社區”、直播間,建成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網絡新平臺。支持各地建設體驗館,通過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等,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實體化、形象化。要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推行“三個工作法”,提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工作效能。
五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內容。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履行領導責任,各級統戰、民宗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能部門職責,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主動承擔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工作任務,構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全民參與、全域覆蓋的新格局,形成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上一篇:鐘瑞華: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 履行好參政黨的政治責任 2022-09-20
下一篇:念興昌:廣泛凝聚云嶺大地各階層團結奮斗力量 202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