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理論宣傳
來源:《社會主義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貫通起來,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專項民主監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監督形式的一項創新。本期邀請云南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農工黨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何云葵,以《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實踐及啟示——以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和農工黨云南省委開展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實踐為例》為題,深入分析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和農工黨云南省委開展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的實踐,分享經驗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創造性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論,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貫通起來,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虛心接受各民主黨派監督。只有這樣,中國共產黨才能更好領導人民、服務人民,才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專項民主監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監督形式的一項創新。2016年至2020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口全國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8個中西部省(區),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通過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的工作制度不斷完善、范圍不斷擴大、能力不斷提升、作用不斷發揮、成效不斷顯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得到豐富和完善。本文以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和農工黨云南省委開展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實踐為例,淺談民主黨派民主監督的實踐和啟示。
民主黨派民主監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創造
民主黨派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立身之本、自身合法性所在,是民主黨派參與、影響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從頂層設計來看,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客觀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現行的政黨制度,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到國家重大戰略決策中,協助共產黨更好地執政,體現出多黨合作的制度優勢。因此,民主黨派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民主監督職能,是對國家重大戰略工程的全程監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高度重視,強調這是中共中央賦予各民主黨派的一項新任務,是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新領域,希望各民主黨派中央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對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的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貢獻。通過五年的工作實踐,各民主黨派中央切實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深入了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協助總結各地經驗和做法,認真發現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監督性意見建議,推動中共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切實幫助地方黨委、政府加強和改進脫貧攻堅工作,同時也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民主監督的理論與實踐,彰顯了多黨合作制度的優越性。據統計,2016年以來,各民主黨派共3.6萬余人次參與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向對口省區各級黨委和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400余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各類報告80余份,各民主黨派為中國減貧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從縱向看,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具有獨特的體系優勢。民主黨派民主監督作為政黨監督,屬于國家權力體系之外、政治體制之內的一種監督,經過多年來在實踐中的持續改進完善,具有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的特點和優點。相比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體制外監督,還具有組織體系完備、監督機制規范的優勢。各民主黨派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層組織,為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建立了縱向到底的工作機制,自上而下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中。民主黨派中央對部分省區脫貧攻堅開展民主監督,是在10種民主監督形式基礎上的新發展,將有力地推動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形式、內容和方法的完善。民主黨派中央分別對口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8個省區,這些省區的民主黨派省級組織也積極支持配合、發揮作用,增加了黨派中央和地方組織之間的溝通互動,有利于發揮各民主黨派組織的整體優勢。
從橫向看,民主黨派開展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具有獨立自主性的監督。民主黨派民主監督,可以實事求是、毫無保留地發出不同的聲音供執政黨決策參考,成為執政黨黨內監督的有益補充。各民主黨派受中共同級黨委委托對中共下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專項監督,是參政黨對執政黨民主協商式的民主監督。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的位置比較超脫,以不同角度、新的視角對中共下級黨委政府工作進行專項監督,反映的意見建議既相對超脫、客觀現實,又有很高的政策研制價值,能及時下情上達、上情下達,修正政策把握和落實中的問題,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的落地生根,充分彰顯了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和新時期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
從監督效果看,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是協商式監督。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首先是政治監督,是協商式監督,是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一種新形式。中共中央提出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一個重要著眼點,就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團結各民主黨派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首先要把握好政治方向,明確政治站位。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是以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為前提的。民主黨派要通過脫貧攻堅民主監督,體現參政黨與執政黨同心同德同向的親密友黨關系,體現民主監督這一中國特色監督形式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體現民主協商的優越性,從而更加自覺地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決策部署。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目的是幫助中共黨委政府解決問題,幫忙不添亂,使民主監督的過程成為推動政策貫徹落實的過程;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民主黨派開展專項民主監督作用明顯
2016年6月,農工黨中央啟動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同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相應啟動了支持8個民主黨派省委分別對口8個州(市)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2021年,在勝利完成脫貧攻堅民主監督任務后,中共中央啟動了支持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中共云南省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在總結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隨即啟動了支持各民主黨派省委、無黨派人士開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
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做法、經驗值得推廣。2016年至2020年,按照中共中央部署,農工黨中央勠力同心、盡銳出戰,發動16個省(市)級農工黨組織和動員全體農工黨員和社會各界,舉全黨之力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堅持民主協商工作方式,按照“寓監于幫、寓幫于監、幫監結合”的工作思路,探索“調研發現問題、會商研究對策、推動解決問題、跟蹤落實情況”工作模式,著力構建“知情明政、溝通會商、通報反饋”等工作機制,大力建立“日常聯系、信息通報、考察調研、成果會商”等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了可學習、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經驗。一是建立高位推動工作機制。農工黨中央第一時間成立主席任組長、常務副主席任常務副組長、分管副主席任副組長的農工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高位推動各項工作落實。二是建立合力推進工作機制。農工黨中央組織16個省(市)級農工黨組織與云南16個州(市)“一對一”結對監督幫扶,委托南京郵電大學組建專家團隊長期跟蹤調研,發動各級農工黨組織和全體農工黨員積極幫扶,形成舉全黨之力參與云南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三是建立科學有效工作機制。農工黨中央領導率先垂范,主席、常務副主席每年至少赴滇1次,分管副主席每季度至少赴滇1次開展工作。依托南京郵電大學,組建專家團隊在9個州(市)10個深度貧困縣20個“哨點村”隨機抽取1000戶農戶連續5年跟蹤調查,準確獲取第一手資料。組建調研小分隊駐村調查,采取點面結合、“解剖麻雀”的方式,進村入戶,驗證、印證脫貧攻堅情況,確保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真實、客觀、公正。四是建立組織領導工作機制。云南省成立了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任組長,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和省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省委統戰部、農工黨云南省委、省扶貧辦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云南省對接農工黨中央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五是建立協調服務工作機制。農工黨云南省委盡力當好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的“協調員、聯絡員、服務員”。主委和各位副主委全力以赴,全面參與各類考察調研、溝通協商、捐贈幫扶等系列工作。全省各級農工黨組織和農工黨黨員“一對一”“點對點”配合做好對口各州(市)的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自覺當好政策“宣傳員”、風土人情“解說員”、進村入戶的“向導”和當地語言的“翻譯”,千方百計為農工黨中央順利完成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各項工作任務創造條件、提供幫助。
農工黨云南省委開展的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實踐值得研究。2021年中共云南省委作出支持各民主黨派省委、無黨派人士開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部署后,農工黨云南省委自覺將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任務,與時俱進探索監督思路、完善監督內容、建立監督機制、細化監督措施,全力以赴推進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一是高度重視,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成立了黨派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負責、業務處室落實、機關全體人員參加的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格局。二是發揮優勢,組建專家團隊,專業監督。充分發揮界別特色優勢,依托農工黨云南省委環境與資源專門工作委員會和相關基層組織,從生態環境領域農工黨基層組織和全省農工黨員中遴選45名專家,建立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專家庫,為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注重實效,完善工作機制,做到六個結合。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銳意進取,“邊學邊做”不斷探索和實踐,初步形成了六個相結合的做法,即“政策落實與難點釋疑相結合、民主監督與參政議政相結合、黨派監督與部門聯動相結合、機關干部與專家學者相結合、明察監督與暗訪了解相結合、發現問題與推動解決問題相結合”。2021年10月以來,農工黨云南省委開展撫仙湖、星云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10次,形成調研報告9份,專報6份,社情民意信息3份,提出30余個方面建議。其中,農工黨云南省委提出的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結算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并已經推行。提出的濕地和生態廊道景觀化、“森林撫仙湖”應以本土植被區系為基準、加快環湖截污與管網建設、加強調蓄帶綜合利用、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等建議得到玉溪市高度重視,并認真整改。
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的啟示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是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豐富和完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主黨派開展工作才有最堅強的依靠,才能確保事業發展行穩致遠。
必須真監督、真作為。2017年,農工黨中央在深入調研、篩查核實、實地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病致貧返貧率從13.9%修正為24.13%,為全省健康扶貧準確“扣好”了精準識別“第一顆紐扣”。農工黨中央在文山州廣南縣等石漠化地區調研中發現農村飲水困難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從國家層面將農村飲水安全納入“兩不愁三保障”范圍。農工黨中央到邊境縣調研后,向國家提出了邊民補助方面的意見建議,國家調整了邊民補助政策,并提高了補助標準。農工黨中央在文山州西疇縣調研時,發掘了以“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為核心的“西疇精神”,得到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并在全國宣傳推廣等。2019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央統戰部召集國家有關部委和各民主黨派中央,在云南省昆明市和文山州召開了各民主黨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考察研討暨2019年度成果會商會議,中共中央統戰部給予農工黨中央“工作開展得好、經驗總結得好、成果展示得好”的高度評價。
必須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以脫貧攻堅民主監督為例,云南省高度重視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主要領導出席農工黨中央領導赴云南的歷次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調研座談會、意見反饋會、成果會商會、現場考察研討會等,照單接收農工黨中央提出的意見建議,全面整改落實。實踐證明,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來源:《社會主義論壇》2023年第9期,作者系云南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農工黨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
上一篇:尹未仙:切實做好中華文化教育推廣 2023-09-08
下一篇:陳友康:彌勒記 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