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前,各族群眾載歌載舞。記者 陳飛 攝

藏族同胞正在觀看鄉村旅游推介活動。記者 胡妤雅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指出:“云南民族眾多,要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
最是牽掛暖人心。云南廣大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紛紛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齊心協力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奮力譜寫邊疆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構筑共有精神家園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3月20日傍晚,從重樓地施肥回家,簡單扒拉了幾口飯,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獨龍毯編織合作社負責人李玉花又趕到獨龍毯編織工坊“彩虹庭院”,給新入社的織女們教授編織技能。
“總書記的話語,說到了我們心坎上。獨龍族人民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感恩于當下的好生活,李玉花表示,將努力學習新技能,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致富本領,發展好獨龍毯編織產業和鄉村旅游業。“我們將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一心、感恩奮進,共同保護好青山綠水、維護好民族團結,把獨龍江建設成為人人向往的幸福峽谷,過上更美好的日子”。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國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2017年、2024年先后兩次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的新聞報道,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馬慶輝十分振奮。“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殷殷囑托是我們前行的動力、奮斗的源泉。”馬慶輝說,一直以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楚雄的金字招牌,全州各族人民在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楚雄州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多年以來,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著力打造“團結花開·幸福石林”創建品牌,涌現了“阿詩瑪的故鄉”阿著底、“六治融合”小箐村、“景村聯動”五棵樹村等一批示范典型。
“奇石林立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向‘心’發力,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提質擴面,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全面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石林經驗’。”石林縣民族宗教局局長方黃金說。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后,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對云南民族工作的關心重視,感受到‘人民領袖愛人民’的真摯情懷。作為民族工作干部隊伍中的一員,深感責任重大,也備受鼓舞、倍添信心。”省民族宗教委民族團結促進處處長沈亮均表示,新征程上,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立足職能部門工作實際,深化各民族互嵌融居格局,不斷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深度,推動各族群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互嵌,尤其是充分利用云南豐富的旅游資源,讓各族群眾在云南這個“大景區”中交往交流交融,讓旅游成為各族群眾共游共樂共享、相知相親相惜的過程,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陣地。
協同推進興邊富民努力建設美麗家園
2024年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給予普洱各族干部群眾極大鼓舞。時隔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對云南各族群眾念茲在茲。
“總書記始終心系邊疆民族地區,始終牽掛民族團結、邊疆穩定、興邊富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進取,真抓實干,抓好產業轉型升級,抓好高水平對外開放,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抓好民族團結進步,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全力打造高質量跨越發展踐行區、高標準生態文明先行區、高水平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高端化全域旅游樣板區,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開創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西盟新局面。”西盟佤族自治縣委書記曹鴻迎說。
普洱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陳芝坤表示,將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結合起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在全面學習、全面宣傳、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立足崗位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統籌資源力量推進強邊固防、穩邊控邊、管邊治邊工作,全力維護好普洱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為維護社會穩定、護航高質量發展貢獻普洱公安力量。
近年來,位于中緬邊境的騰沖市猴橋鎮猴橋村立足沿邊實際,統籌推進經濟快速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邊防鞏固安寧各項工作,描繪了邊民富、邊關美、邊防固的幸福生活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堅定信心。我們將牢記囑托,積極發展草果、黃精等特色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唱響邊境地區鄉村全面振興幸福歌。”猴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文輝表示,將立足邊境實際,繼續以“火塘會”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小切口疏通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痛點,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010年7月,迪慶藏族自治州在全國率先出臺民族團結進步條例,開創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地方立法的先河,推進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年來,我們推動各族青少年跨區域交流;各族群眾互嵌融居更加緊密,與25個省內外州市建立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跨區域協作機制,各族群眾‘雙向奔赴’的渠道更加暢通。”迪慶州民族宗教委社會事務科科長周海鷗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抓實健全拓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踐路徑、推動創建工作提檔升級、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等工作,以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州促進各民族大團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迪慶實踐。
作為云南25個邊境縣(市)之一,馬關縣近年來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全面完成邊境幸福村建設,同時講好紅色革命、愛國守邊、民族團結進步等故事,涌現出金廠鎮羅家坪村“三代守邊人”熊光澤等模范典型。馬關縣民族宗教局局長王林表示,將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落實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戰略部署,持續做好邊境幸福村鞏固提升有關工作,全力打造茅坪、羅家坪等邊境旅游示范村,通過發展特色旅游,促進邊境各族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增收,不斷提升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切實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的局面。
近年來,綠春縣持之以恒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同時立足生態、氣候資源等優勢,持續鞏固提升縣域內130多萬畝綠色產業,提升優質綠色農特產品知名度、影響力,增加產品附加值,以產業發展活水澆灌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綠春縣副縣長張云表示,將樹牢“在云南,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的理念,始終牢記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通過實施以邊疆穩固、邊境和諧、邊民幸福三大目標為主要內容的“邊疆黨建長廊153工程”,通過組建國門黨建聯盟“大黨委”、優化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把沿邊基層黨組織建成推動發展的堅強堡壘、維護穩定的堅固基石,全面提升邊境村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夯實民族團結進步基礎。
上一篇:總書記云貴之行心系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2025-03-21
下一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引發全省干部群眾熱烈反響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