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
2月15日,我省召開“全省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階段性總結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工作會”,總結了我省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所取得的六大成效:“基礎牢”取得新進展;“產業興”取得新突破;“環境美”呈現新面貌;“生活好”邁上新臺階;“邊疆穩”開創新局面;“黨建強”實現新提升。2023年,建設目標從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邁進,是我省牢記囑托,奮力前進的創新舉措。為推動工作,本報特設置話題,聚焦更加扎實有力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目標,對我省相關專家學者進行采訪, 期待用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來推動工作的具體實踐。

騰沖市猴橋鎮
話題一:邊境基層“中國式現代化”路徑的探索
昭通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李若青:
根據《云南省建設現代化邊境小康村規劃(2021—2025年》的目標要求,云南實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建設中,我們可看到的就已形成了“八種模式”:一是如保山市騰沖市猴橋鎮膽扎社區的黨建模式,即將領導變為引擎,實現村寨繁榮的新進步;二是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曼烈村推進的美麗模式,即將家園變為花園,實現生態環境的新優化;三是如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村寨實踐的產業模式,即將青山變成金山,實現產業發展的新推動;四是如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打洛鎮曼芽村推動的文旅模式,即將文化變為財富,實現產業轉型的新帶動;五是如科技特派隊入村的科技模式,即將科技變為能力,實現生產生計的新賦能;六是如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鄉和班老鄉創建的團結模式,即把團結化為力量,實現思想實踐的新融合;七是如臨滄市在3個邊境縣口岸推進的治理模式,即將治理變為效能,實現邊境地區的新規范;八是如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打洛鎮曼廠村創建的安全模式,即將邊寨變為前哨,實現國門安全的新聯動。充分體現出云南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實踐、微觀操作,更是對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真實表達、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情表露。
云南正在推進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還需要圍繞云南“3815”戰略和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重點關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要體現“共同富裕”的要求、探索邊境基層“中國式現代化”路徑,著力解決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思想觀念方面,要加強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與全省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和農業現代化的一體化及鄉村振興的統籌協調,同步發展。
二是策略措施方面,要深化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六大建設任務”中對現代化含義及其標準的理解與認識,細化和明確“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邊境防控、思想觀念”六項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及其可行性措施。
三是持續保障方面,要加強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理論分析、經驗的總結和實踐推進中重大問題的研究,確保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有指導、有借鑒、有創新。
話題二:讓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院長關凱:
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云南正在穩步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邁進。但其中遭遇到的一個關鍵性難題是,如何吸引足夠的外部資源,特別是專業性人力資源,有效參與到這一建設進程當中。
無論是在產業發展、生態維護,還是文化建設和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單靠村民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吸引來自外部的專業性人力資源,需要創建更多的公益性援助模式,吸引大城市的人進入鄉村旅居,參與本地事務。
當前,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建設的不是一村一地,而是整體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議以云南故事為中華民族史觀提供經驗支撐,講述云南如何將本地的文化多樣性與中華文明主流價值觀有機結合在一起,并在歷史歲月中形成云南文化的多元一體格局;以云南故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生動的詮釋,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發生依靠國家的大規模投入使云南邊疆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這種發展經驗直接凝聚于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建設理念、戰略邏輯和實踐方式上。對前者,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正在進一步重塑新時代云南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特點、新氣質,其核心在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話題三:如何警惕建設中重硬件輕軟件,重投資輕管理的現象
云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強強:
如何留住邊境幸福村現有的青年人,或者讓更多的年輕人返鄉,這可能是當前邊境幸福村建設中最重要的問題。
建議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除了考慮教育、醫療、交通外,還要考慮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吸引資本參與到邊境幸福村建設之中,同時結合邊境特點發展相應的產業,逐步形成邊境地區經濟循環,給青年人創造留下來的機會。
其次,邊境幸福村的建設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部分,而產業興旺是邊境幸福村建設的首要條件。
建議產業發展要結合云南各邊境地區的實際,“量體裁衣”制定個性化產業發展方案,充分結合地區資源優勢、已有產業現狀、潛在市場空間、現有新型經營主體及帶動能力情況等條件,著力培育可持續的高效益的鄉村產業經濟新形態。同時,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引導邊民積極適應市場競爭,著力解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
另外,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維護好民族團結的重要抓手,是筑牢祖國西南安全穩定屏障,也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感召力、展示好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因此建議設計建設之中必須要考慮到民族互嵌,固邊防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功能。這就要求轉變觀念,從傳統“以物為本”的小康村建設轉化為“以人為本”的現代化幸福村。同時,要警惕在邊境幸福村建設中出現重硬件輕軟件,重投資輕管理的現象。
話題四:提升邊境民族村寨旅游業發展大有可為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講師,云南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波:
建議應聚焦于推進邊境幸福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而要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應著力從特色農業產業和旅游業入手。特色農業方面,要著力“一村一品”建設,尤其要將那些附加值高、價值鏈長、惠及面廣的特色農業產業留在邊境、穩在邊境,帶動更大范圍邊境地區發展。勐臘的橡膠產業、德宏的甘蔗產業、蒙自的石榴產業和云南多地的“滇菜”產業,均是這類典型。旅游業上,著力提升邊境民族村寨旅游。2023年,提升邊境民族村寨旅游將成為邊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段時間,西雙版納州的旅游業迅速恢復,充分說明著力提升邊境民族村寨旅游業發展,大有可為。
話題五:高質量推進制造業落地生根,發展好特色產業
云南民族大學原校長、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長那金華:
建設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始終篤定的目標,也是云南邊境各族人民的美好期盼,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新引擎。
就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中最大的難題而言,產業發展是桎梏,人員人才保障是瓶頸,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是短板。
針對短板,首先,要高質量推進制造業落地生根,在“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特色產業上,切實做好延鏈、補鏈、強鏈是基礎性的工作。其次,進一步健全完善激勵、吸引人才到邊境村建功立業的政策和機制,逐步提高其待遇、強化守邊固土的職責使命,先行先試創新性突破。再次,提升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主要如高速路網覆蓋、高質量網絡覆蓋。有些年輕人,不愿意回到邊境地區工作,談得比較多就是道路不好走,山高路遠的不愿意多回去,更談不上長期留得住。因此,這方面的短板需要進一步提升完善。
此外,在調研中了解到,邊境需要更多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激發其動能。比如“邊民互市”這種形式,在過去和現在價值作用如何,可以再進一步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和總結、系統研判,爭取政策、機制的支持與配套,激發邊境區域和邊境村的活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云南省將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擴大內需、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進民生福祉、教育科技人才支撐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如要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引進、產業人才培養、園區人才匯聚、卓越企業家培養‘四大工程’;推行興滇惠才卡,打造‘彩云英才薈’人才服務品牌”,必將融入到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工作中,因此云南邊境幸福村建設的未來可期。
話題六:圍繞強邊、固邊、穩邊,做好人員的建設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章忠云:
2023年,我省迎來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的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是沿邊村社高質量發展的愿景和目標。由現代化小康村向現代化幸福村的發展,對沿邊村社的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人的建設方面。作為沿邊、抵邊地區,應緊緊圍繞強邊、固邊、穩邊,搞好人員的建設,深化邊防固、邊疆穩,才能實現邊民富、邊關美的認識。首先應繼續以邊疆黨建建設為載體,深化黨建促進固邊工作;其次全面深化國防邊防教育,強化邊境各族群眾國家、國門、國土、國民意識;三是創新開展邊境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活動,發動群眾參與邊境巡防事務,嚴密構建“村村是哨卡、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守好國門、守好邊疆,鑄牢邊境防線;四是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互嵌式社會環境建設為主要方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助力邊境地區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
話題七: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要著重在人民幸福上下功夫
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楊松祿:
全省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階段性總結暨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工作會議把“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轉化為“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從“小康”變為“幸福”,更加突出了“人民至上”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可以說,“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是“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升級版,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體現了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的中國化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所以,推進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要著重在人民幸福上下功夫,重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第一,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邊境各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邊境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第二,以邊境各族群眾同全省人民一起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加快邊境地區發展,促進邊民增收,不斷滿足邊境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更加注重改善邊境地區民生,讓邊境各族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豐富的文化體驗、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第四,調動邊境各族群眾參與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提升邊境村寨治理能力,促進邊防鞏固邊境安全邊民幸福。
來源:民族時報
上一篇:云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呈現良好勢頭 專家學者共話如何進一步打造我省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樣板 2023-02-28
下一篇:2023年云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奮發前行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