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理論宣傳
來源:云南日報
云南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可謂天開云瑞、人間樂土。在云南生活有著讓人艷羨的環(huán)境優(yōu)勢、氣候優(yōu)勢、物產(chǎn)優(yōu)勢,加之豐富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復(fù)雜多變的地貌景觀,讓“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成為自古文人墨客以詩文抒情表意的向往之地。
云南,天開勝景彩云生。明末詩人何蔚文《大理》說“天以五云開此邦”,清康熙浙江巡撫、吏部左侍郎、澄江趙士麟《彩云樓》說“漢武得滇南,彩云天上見。世已閱千年,彩云終不變”。道光初年云南布政使王楚堂在今昆明正義路和威遠(yuǎn)街交叉處建“天開云瑞坊”,禮贊云南的美麗和祥瑞。明代著名地理學(xué)家、浙江王士性《廣志繹》卷五盛贊大理之美天下獨絕:“樂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嘗不能兼,惟大理得之。雪與花爭妍,山與水競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余行海內(nèi)遍矣,惟醉于是。”云南的人文、風(fēng)物、美景在詩詞中說不盡、道不完。
云南,與天地大美共生。云南高山雄峙、大河奔騰、天空蔚藍(lán)、彩云繽紛,自然景觀雄奇壯美、氣象萬千。自古就有大量歌詠云南自然風(fēng)光之美的詩詞,因其神奇、大氣,每每嘆為“奇絕”。元代詩人李京在《雪山歌》中表述:“麗江雪山天下絕,堆瓊積玉幾千疊。足盤厚地背摩天,衡華真成兩丘垤。”明云南巡撫顧應(yīng)祥于《昆明池歌》中說滇池“得此勝覽真奇逢”。明李元陽編撰的《大理府志》說,“點蒼山夏秋有白云如帶,橫亙山腰,世稱奇絕”,描述蒼山玉帶云“方輿富偉觀,此景真奇絕”。徐霞客在其《雞足山絕頂四觀》中說雞足山“奇觀盡收今古勝”。虛云《總頌雞足山》中也說“四觀八景多奇勝,岳外稱尊宇宙中”。清趙翼《高黎貢山歌》中說“巨靈開荒劃世界,奇山驅(qū)出中原外。聽他豪距蠻徼中,負(fù)地掀天逞雄怪”。還有描述騰沖溫泉“我生游跡半國內(nèi),如此奇觀天下無”,以及贊嘆石林“平生奇觀此第一”。
云南,氣候舒適宜人。“春風(fēng)先到彩云南”“南天春不老,花開四時香”。云南氣候總體上溫和明麗、陽光燦爛,除高寒山區(qū)、河谷地區(qū)外,大部分區(qū)域夏無酷暑,冬無嚴(yán)寒,溫度濕度適宜。《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書》卷一說:“滇為西南重鎮(zhèn),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冬不祁寒,夏不劇暑。奇花異卉,四序不歇,風(fēng)景熙熙,實坤維(南方)之勝區(qū)也。”楊慎《滇海曲》深情贊美:“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趙士麟《題滇南勝境》自豪地說:“天開勝景彩云生,金碧由來獨擅名。四時花柳無寒燠,萬戶桑麻絕戰(zhàn)爭。”清云貴總督阮元《滇南風(fēng)景》由衷感嘆:“不是春秋亦佳日,別有天地非人間。”
云南,花香彌漫,四季不絕,是享譽世界的“花卉王國”。清趙輝璧《芍藥峰》中描述:“彌望高原處處花,山環(huán)錦繡谷蒸霞”,清李於陽《茶花》中贊嘆“古來花事推南滇”。滇花中最著名的是山茶花,明鄧渼《山茶花一百韻》序中說:“滇茶甲海內(nèi),種類之繁至七十有二。冬末春初,此花盛開,爍日蒸霞,摛文布繡,火齊四照,云錦成堆,信天壤之奇觀、品物之巨麗也。”滇人愛山茶,“南中山茶被陵谷,家家移種成風(fēng)俗”(李元陽《山茶》)。《詠山茶》說:“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對于文人最愛的蘭花,詩文描述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李燮羲《詠素馨蘭》詩云:“此種名花不易尋,數(shù)莖價值重兼金。有色有香真仙品,無點無斑是素心。”“世間香草無斯好,我欲分栽盈百盆。”繁花盛景是云南之美更是云南之福。清張輔受《榆城竹枝詞》說大理(榆城):“芳菲百卉爭先發(fā),花福榆城占得多”;“福照滇南百萬家,長春花接富春花”(魯大宗《集滇會街坊山水樓閣寺廟名》);“十里碧雞坊,風(fēng)來總是香”(趙藩《菩薩蠻·題潘蔭庭祖恩花卉冊》)。花是云南人的生活常態(tài),也是最美的記憶:“最憶家園百卉肥,春來紅紫斗芳菲”。
云南,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豐饒的物產(chǎn)。譽滿天下的普洱茶,乾隆皇帝《烹雪用前韻》稱贊說:“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biāo)未足夸雀舌。”清王文治《汪丹崖太守以普洱茶數(shù)種見惠詩以謝之》稱:“豈知普洱產(chǎn),苦硬尤通神。澀如誦盤誥,清如臥松筠。又如嚼梅花,冰雪含先春。由來瘴癘鄉(xiāng),此品誠絕倫。”對于獨步天下的云南山珍,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雞樅出云南,生沙地間。”晚清尹藝所記《雞樅》中描述:“南中六七月,濕熱蒸溽暑。一夜驚雷鳴,雞樅競破土。曉起行郊原,俯拾入筐筥。或如笠影圓,或如傘擎舉。或作荷蓋張,或作雞翅舞。味尤鮮且腴,百美姑一數(shù)。”當(dāng)然,云南也是蔬果遍地,各類堅果、咖啡、藥材等物產(chǎn)富足,物華天寶,舉世難匹。
云南,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極其豐富。崇圣寺三塔“玉柱標(biāo)空,金頂耀日,寰中之塔,無與為比肩”(李元陽《崇圣寺略記》)。李元陽在其《寶塔行》中說:“趺蟠厚地一千尺,頂高百丈收朝暾。亭亭直上宇宙老,首出萬物排天閽。灝氣徘徊結(jié)不散,物無疵癘人天尊。”云南民族眾多,不同的民俗、節(jié)日、歌舞、飲食、服飾、婚戀、生產(chǎn)方式、宗教活動等構(gòu)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李元陽《火把節(jié)》寫出火把節(jié)的熱鬧非凡:“南中六月競祈年,松炬人人把向田。野溢明珠如斗富,路纏星斗似迎仙。紅霞散作千門彩,金色開成萬朵蓮。”清許憲《漾水竹枝詞》寫民歌之清澈嘹亮,仿佛天籟:“山腰石徑帶梯田,插稼農(nóng)多野樹邊。一曲山歌齊口唱,清音嘹亮徹云天。”晚清李玉湛《墩汛竹枝詞》寫藏族青年的服飾和勇敢敏捷:“冠裳舄履異尋常,皮革氈衣炫貝裝。呼嘯一聲人去也,山風(fēng)吹送健兒郎。”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是純樸自然、自由快樂的生活。在美麗雄奇、溫潤祥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勞動、創(chuàng)造,培育了云南人淳樸、堅韌、寬厚、熱情的性情。諸葛亮在《薦呂凱表》中說云南“風(fēng)俗敦直”。明太祖曾贊云南“氣厚風(fēng)和,君子行道之所”。明馮時可《滇行紀(jì)略》說滇人“多秀穎,素重名義,民性純良,不好爭訟。”師范《次大理》說:“士崇禮讓周旋密,人重農(nóng)桑旨蓄多。”晚清袁謹(jǐn)《云州竹枝詞》寫云南人的和氣、熱情與快樂:“此邦和氣如天氣,歡喜緣多盡熱腸。”
1906年,《云南》雜志發(fā)刊詞中說:“天何獨厚滇人而使得此大好河山,極樂世界,以生以長,以歌以游!”這是云南生活的寫照,也是云南特有的資源稟賦,保護好、宣傳好、分享好這份美好是云南之責(zé),也是云南之福。
(作者為云南省社會主義學(xué)院教授)
上一篇:徐敏:為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凝聚僑心僑力 2023-08-11
下一篇:尹未仙:切實做好中華文化教育推廣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