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理論宣傳
來源:社會主義論壇
作者:馬弋涵
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始終不渝的價值追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高表現。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用“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深刻闡釋了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形成的基本規律和發展趨勢,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要求與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緊密相連,為新時代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作為邊疆多民族省份,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生動縮影。1951年元旦,普洱專區各族群眾在寧洱立碑盟誓,莊嚴立下“一心一德,團結到底”的錚錚誓言。70多年來,在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的感召下,云嶺各族兒女一心向黨、團結奮斗,手足相親、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云南特點的民族團結進步之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頻繁,民族事務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云嶺大地呈現出邊境安寧、社會安定、生態安全、經濟安穩、人民安康的嶄新局面,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深扎根云嶺大地,結出豐碩之果。
“希望你們發揚先輩光榮傳統,更好續寫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傳遍云嶺山鄉,激勵著各族人民“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記心間、融入血液,共守祖國疆土、共建美好家園,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絢爛”。學習回信,心潮澎湃,云嶺滄桑、誓言如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云南各族干部群眾必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大力弘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篤行不怠、久久為功,縱深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金字招牌。
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云南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特殊使命,在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保障邊疆安全、筑牢生態屏障、服務國家經略等方面,復雜性、挑戰性、重要性異常突出。我們必須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深化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準確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特殊性及其實現路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程化實體化具體化,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讓我們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不斷拓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嶄新路徑,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長盛不衰。
作者單位: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
上一篇:鐘瑞華:不斷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 促進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2025-04-16
下一篇:念興昌:建構網絡統戰話語體系的有效路徑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