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第18個“6·9國際檔案日”,國家檔案局發布了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全國共有52項檔案文獻入選。其中,云南申報的《民族團結誓詞碑檔案》《清光緒十三年昆明務本堂刻本<滇南草本>及其版片》入選。

此次入選的《民族團結誓詞碑檔案》,包括碑刻、文書、照片、實物、書籍等共計63件,分別保存在云南省檔案館、普洱市檔案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檔案館和寧洱縣文物管理所,內容包括1950年中共云南省委和各專區組織動員參加少數民族參觀團的工作安排、報告、代表名單、代表思想鑒定,1951年少數民族參觀團代表給毛澤東的書信、少數民族參觀團總結及普洱區第一、二屆兄弟民族代表會議情況等。其中最要的實物檔案“民族團結誓詞碑”立于寧洱縣民族團結園內,其碑刻文字共18行、楷書漢文誓詞75字,傣文、拉祜文、漢文人名48個。75載風雨兼程,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已從一方石碑,升華為一座精神的燈塔,它見證了新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偉大起點,承載著“一心一德,團結到底”的民族團結誓言,其珍貴價值穿越時空,熠熠生輝。它是“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是各民族自發表達緊跟黨走、共同團結的歷史見證;它是黨領導各族人民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和執行黨的民族政策,推動建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標志;它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有力彰顯,是邊疆各族人民擁護統一國家、認同中華民族身份的強烈愛國主義表達;它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早期實踐典范,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教材。

民族團結誓詞碑。寸新元 攝
《清光緒十三年昆明務本堂刻本<滇南草本>及其版片》,現保存于云南省圖書館,包含紙質圖書五卷八冊(含附件《醫門攬要》)及其木質雕版152片,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記載了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藥物400余種,附圖68幅。該書全部為手工雕刻印刷而成,收錄了蘭茂自序及李文煥、周源清、管浚序文,是已知諸多版本中的最善本,是傳統雕版印刷技藝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版本學意義和文化遺產價值。其雕版文字端莊雋秀,圖片線條舒暢精美,體現了中國清代版畫藝術的成就。

《滇南草本》封面及插圖。圖源于“云南檔案”微信公眾號
2000年,國家檔案局開始啟動“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云南省檔案局、云南省檔案館積極響應,對全省重點檔案進行全面挖掘,系統整理,科學分析與篩選,深挖云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陸續將最具有真實性、完整性、稀缺性和云南地方特色的檔案文獻分6批進行申報,并于2020年啟動了《云南記憶名錄》評選工作,旨在構建云南記憶體系,夯實云南參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和《世界記憶名錄》的工作基礎,讓蘊含在珍貴檔案文獻中的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和時代價值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截至目前,云南共有13(件)組檔案成功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其中,“納西族東巴古籍”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南僑機工檔案”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數量居全國前列,并且是極少數在國家級、亞太地區級、世界級三個層面都有入選項目的省份之一。
上一篇:一起守護“記憶里的中國” 2025-06-05
下一篇: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高度做好中華文明的闡釋研究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