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全球南方世界遺產論壇上獲悉,近年來,我省積極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以世界文化遺產為抓手,結合“世界遺產游計劃”等舉措,持續加強文化遺產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助力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6月和2018年12月,我省兩次舉辦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研討會,達成瀾湄流域國家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合作交流的“昆明倡議”。2018年12月以來,依托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云南聯合工作站,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老撾考古部門在老撾境內聯合開展考古調查,對沙灣拿吉省色棚礦區青銅時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參與緬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復援助項目實施;在柬埔寨舉辦專題展覽,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2019年3月,世界遺產地紅河哈尼梯田與意大利朗格羅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園締結友好合作關系,實現人員互訪、展覽互換;2025年7月,經兩個世界遺產地溝通協商,就續簽協議達成共識,簽署締結友好協議,達成深化合作意向。2023年6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成掛牌東南亞南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基地,成為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進行文物考古交流合作的載體和平臺。
2023年5月和8月,我省組織“茶和天下·中國茶制作技藝及相關習俗”涉云南項目赴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緬甸進行文化旅游交流,以茶為媒講述中國故事。2024年4月,“普洱·文化景觀保護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普洱景邁山舉辦,對《關于亞洲文化景觀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議書》達成共識。2025年2月,省博物館在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中柬文化走廊舉辦“祥牛遇上靈蛇:滇柬奇妙文物秀”展覽,向周邊國家傳播云南民族文化、中華優秀文化。
上一篇:守護國之瑰寶 筑牢文明根基——“十四五”時期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25-09-11
下一篇:科技賦能顯成效 文創產業添魅力——創意云南文化產業博覽會(2025)綜述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