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統一戰線史是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需要把統一戰線歷史作為“四史”學習、教育和宣傳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之一,指出“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統一戰線歷史教育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統一戰線歷史宣傳宣講中,我們要充分運用豐富的統戰歷史文化資源,講好統戰故事,發出統戰好聲音,把蘊含在歷史文化中的精神價值轉化為推動統戰工作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從統戰歷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統一戰線領域進一步增進文化認同,凝聚政治共識,培養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
深入挖掘具有云南特色的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歷史是映照現實、遠觀未來的最好教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雖然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但總會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出現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之中。”歷史始終對現實和未來有著深刻的影響,統戰工作方法、原則和經驗都是在總結歷史文化傳統和經驗中發展形成的。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要把這些故事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檢視初心、滋養初心,不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④云南作為全國統戰工作的“大戶人家”,在多黨合作、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僑鄉文化、非公經濟等方面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同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保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開展統一戰線歷史教育的富礦,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和研究。
重點挖掘具有統戰特色、體現云南特點的歷史文化資源。分類整理統戰歷史文化資源,分析和研究其時代價值是做好統戰歷史文化宣傳宣講的基礎。一是要挖掘利用好云南豐富的民族宗教歷史文化資源“富礦”。“在云南,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的思想理念已經成為共識。云南多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歷史進程與實踐路徑,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產生、形成、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要重點挖掘云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宗教和諧相處的歷史文化,如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紅河哈尼梯田)、世界記憶遺產(麗江納西族《東巴經》手稿)、民族團結誓詞碑、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宗教中國化的云南實踐經驗等云南獨特的民族、宗教歷史文化資源。
二是重點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文化是統一戰線歷史文化的底色。要系統整理、分析和研究云南紅色文化資源,傳承云南光榮的革命傳統。如針對紅軍長征過云南的歷史,要依托紅軍長征渡江紀念館、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迪慶紅軍長征紀念館、柯渡紅軍長征紀念館、會澤縣擴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長征元謀紀念館、扎西會議紀念館等地方歷史展覽館及相關歷史遺址、舊址進行重點挖掘和研究。同時要注意保護地方紅色文化,要針對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紅色文化進行深入調查,根據不同主題、不同類型開展專項調查研究。
三是要深入研究云南近現代革命斗爭歷史,傳承云南優良革命傳統。云南近現代革命斗爭實踐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組成。要充分挖掘重九起義、護國運動、滇西抗戰、滇南抗戰等近現代云南革命斗爭歷史,運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云南陸軍講武堂、滇西抗戰紀念館、松山戰役遺址、南僑機工回國參與抗戰歷史(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南僑機工抗日紀念館、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紀念館等)、飛虎隊歷史(昆明飛虎隊紀念館、駝峰飛行紀念碑等)、國立藝專舊址等歷史文化遺址和舊址,充分挖掘其時代價值和統戰價值,在全省進行統籌整合,進行分類挖掘打造。
四是針對名人舊居保護開發,要結合統一戰線教育培訓需求,梳理云南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充分利用好現存歷史文化遺產進行挖掘和研究。如楚圖南故居、方國瑜故居、艾思奇故居、李群杰故居、冰心默廬、朱自清和聞一多舊居、周培源舊居、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梁思成和林徽因舊居、華羅庚舊居、馮友蘭故居、費孝通舊居、宜良縣“錢穆著書紀念館”、昆明龍院村惠家大院、浦在廷故居、刀安仁故居紀念館、李根源舊居紀念館、曲煥章舊居、梁金山故居、李和才故居等相關歷史名人舊居、故居和遺址。另外,云南民族醫藥文化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統一戰線成員關注的重要領域,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深入發掘,如加大對傣醫藥、藏醫藥等民族經醫藥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宣傳和傳承保護。
開展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工作,建立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數據庫。云南統一戰線工作底蘊深厚、歷史文化資源充沛,但在實際利用和保護中并未形成專項的規劃和統籌,仍未充分發揮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隨著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形勢和任務發展,開展統一戰線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十分必要,在技術上、政策上都已經具備了建立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數據庫的客觀條件。一方面,要在全省開展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普查,根據檔案資料、歷史古跡、重要文獻廣泛收集素材,針對黨外人士、多黨合作、民族團結、民族文化、宗教和諧、愛國愛教愛家鄉、非公經濟、新階工作、留學人員、港澳臺僑、僑鄉文化、華僑農場等涉及統一戰線各領域的歷史文化資源開展調查和摸底,掌握全省統戰歷史文化資源地域分布、保護、開發、運用、研究等發展現狀。另一方面,要根據不同主題、地域、歷史發展階段等主題進行分類統計,在調查摸底、仔細梳理、系統研究基礎上建立統戰歷史文化資源動態管理數據庫,運用大數據、云儲存、5G技術、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化統戰歷史文化資源管理數據庫建設,為進一步挖掘、研究、運用和宣傳統戰歷史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統戰歷史文化資源集群。在具體實踐中,挖掘和利用統一戰線歷史文化資源就是把統戰歷史文化建設納入文化強省建設的具體行動和舉措之中。要借助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和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潤滇”行動等文化工程建設機遇,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統一戰線歷史文化資源集群。同時,按照《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目標,把統戰歷史文化挖掘和宣傳納入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戰略布局,抓住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云南文化精品“五個一批”工程等云南文化發展政策機遇,把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挖掘與云南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中國植物博物館、云南革命軍事館、云南自然博物館等全省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同步推進。深入挖掘和整合云南在不同發展時期的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系統梳理和研究涉及統一戰線領域的歷史文化資源。把統一戰線歷史文化資源挖掘和利用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結合起來,根據云南省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方案》中“構建一批多樣性的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云南歷史文化保護品牌”目標,統籌協調全省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把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點和時代特征的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整合起來,積極開展統戰歷史文化舊址、遺址、文物等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工作。借助全省推出的10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設計,有針對性地打造統戰歷史文化資源集群。
作者系云南省社會主義學院科研處講師。
摘自《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年第2期。
上一篇:尹未仙、楊蕊萌:立足統情 做實做細 深入推進宗教中國化的云南實踐行穩致遠 2022-11-30
下一篇:陳友康:《馬曜:光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學界泰斗》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