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在云南
來源:云南網


云南城市景觀 張彤 攝
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指出:未來5年,是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打基礎的關鍵5年。既要充分估計困難,更要把握好大局大勢,堅定信心決心。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加速發展階段,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政策在云南交匯疊加,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正加快轉化為發展效能,未來發展實現后來居上的可能性巨大。
在科學研判云南省情、經濟形勢和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省十一次黨代會把脈定向,為加快全省產業發展確立新坐標、明確新定位、指明新路徑:未來5年,云南省將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要推進產業強省建設,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產業培育、產業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建設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布局。

白鶴灘電站(昭通市巧家縣)建設資料圖 柴峻峰 攝
在2021年11月30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閉幕大會上,省委書記王寧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趕考”告誡,接過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在新時代的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要大力解放思想,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解決問題、推動發展,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動理念觀念的大轉變、工作效率的大提升和云南的大發展。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大抓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在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2021年12月30日舉行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王寧從推進大力推進產業發展、推動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領域風險等5個方面對2022年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他強調,要辯證把握“危”與“機”,保持定力、把牢方向,堅決克服外部壓力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爭取實現后來居上。

華能新能源石林光伏發電基地 陳飛 攝
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匯聚力量。聚焦省十一次黨代會擘畫的產業藍圖,明確的目標要求。云南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帶頭提高政治站位、帶頭弘揚奮斗精神、帶頭貫徹新發展理念、帶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帶頭樹立良好形象,全面提振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斗。
省委、省政府先后發布一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和產業、行業發展規劃,以2022—2024年為行動計劃周期,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集中精力推動產業發展,持續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不斷夯實產業發展新根基,把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開放優勢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動能。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一. 《云南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云南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市場主體倍增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優化營商環境與促進市場主體倍增相結合,今年以來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各地也緊抓落實,推行“保姆式”“媽媽式”“店小二”等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2022年行動目標——典型引路; 2023年行動目標——全面提質; 2024年行動目標——爭創一流; 通過3年左右努力,全省服務質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市場主體活躍度和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并進入全國一流水平。 在全省實施市場環境提升行動、創新環境提升行動、政務環境提升行動、法治環境提升行動、人文環境提升行動五項行動,并具體在35個方面著力推進。 《計劃》細化提出了通過優化用電服務,實現“三零”服務的低壓非居民用戶全過程辦電時間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并持續壓減;持續提升網上政務服務便利度,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全程網辦率2024年達到99%和85%以上;通過提高企業破產辦理便利度,實現全省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且債務人財產狀況清楚的破產案件180天內審結并持續壓減;通過健全完善各級領導干部掛鉤聯系企業、推行投資建設重大項目全程服務保障工作機制、認真落實《云南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行為清單》等,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一系列具體的舉措。 打響“云南效率”營商環境新品牌; 打響“云南服務”營商環境新品牌; 打響“云南誠信”營商環境新品牌; 省政府督查室負責人指出,省委、省政府聚焦市場主體需求,相繼出臺《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見》《云南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列出了時間表、路線圖。“全省政府系統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深化簡政放權,推進“一網通辦”,開門接受評價,積極紓困解難,打出務實管用的政策“組合拳”,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的效能。” 





二. 《云南省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云南省就促進新能源電池產業(主要是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制定了《計劃》,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我省鋰礦、磷礦等資源儲備和清潔能源優勢,進一步推進我省新能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綠色能源牌”,打造技術先進、綠色安全、迭代發展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通過3年的發展,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產業鏈完整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和研發聚集區,新能源電池產業成為我省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實現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大幅提升的重要動力源。 ——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22年實現產值200億元,2023年實現產值500億元,到2024年,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 ——產業鏈條持續完善。到2024年,新能源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基本建成。 ——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科 技賦能產業創新的效果更加明顯,創新發展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結合我省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計劃》明確了實施產業鏈完善提升、產業集群優化、市場主體培育壯大、重點項目建設、創新平臺提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6大行動。 聚焦新能源電池4大關鍵材料和循環梯次綜合利用,加快電池正極材料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形成各有側重、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加大新能源電池產業上市企業、骨干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力度。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加快典型示范項目建設,推進高性能材料和電池研發生產,加快構建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共同參與的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以新能源電池材料為重點,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著力擴規模、延鏈條、拓應用,建成以昆明市(滇中新區)、曲靖市、玉溪市為重點,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制造基地,推動我省新能源電池產業“全鏈條、矩陣式、集群化”發展。 “當前,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進入擴產高峰和布局調整期,各地爭相布局發展,區域間競爭進一步加劇,發展機遇稍縱即逝。”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說,新能源電池產業是“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優質賽道,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和巨大市場需求。云南擁有產業發展所需豐富原材料、龍頭企業聚集和產業政策鼓勵支持等三重疊加優勢,有利于我省形成優勢突出、產業鏈完整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和研發聚集區,加速打造形成千億元產業。 





三. 《云南省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維護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脫貧人口增收工作,印發了《云南省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旨在千方百計增加脫貧群眾收入,從根本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力爭到2024年年底全省脫貧人口收入超過全國脫貧人口收入水平,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結合我省實際,《方案》提出“六個一批”重點任務,推動脫貧人口幫扶全覆蓋,促進脫貧人口收入持續增長。 一是通過農業產業提檔升級帶動增收一批; 二是發展鄉村旅游增收一批; 三是提升勞動力技能增收一批; 四是促進分工分業增收一批; 五是盤活資產增收一批; 六是加大政策性轉移支付力度增收一批。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主題,以脫貧人口(含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的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增收為主線,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不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引導脫貧人口進一步融入產業就業發展格局,精準制定到戶增收計劃,促進脫貧人口提升發展能力和就業技能,實現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切實維護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措施是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省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晚”的效率意識,切實履行鞏固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協調推動省級相關部門認真落實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盡快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措施,大力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通過工作作風大轉變、工作效能大提升,抓細抓實《方案》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四. 《云南省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云南省堅持以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科技引領農業現代化,著力推進“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建設,深入推進“一縣一業”,聚焦種業和電商“兩端”,堅持設施化、有機化、數字化“三化”發展方向,全力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取得顯著成效。 到2024年,重點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2萬億元增加到2.9萬億元;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村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21年的28:50:22調整為23:53:24;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顯著提升,重點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3:1以上。 《方案》還明確我省糧食、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等14個農業重點產業3年內(到2024年)具體發展目標。 《方案》從緊扣綠色高效,做優一產;緊扣加工增值,做強二產;緊扣融合發展,做大三產;實施倍增計劃,育強主體;注重科技創新,促進動能轉換;擴大開放合作,增強發展活力6個方面提出我省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的16項重點工程。 分別為:良田沃土強基工程、綠色發展引領工程、設施農業提升工程、農業生物安全工程、產地初加工提升工程、精深加工延鏈工程、加工園區建設工程、市場拓展暢通工程、農業品牌建設工程、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產業集群發展工程、農業市場主體倍增工程、 種業振興工程、技術創新集成推廣工程、深度融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工程、 跨境農業合作工程。 按照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糧食、茶葉、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堅果(核桃、澳洲堅果)、咖啡、中藥材、牛羊、生豬、鄉村旅游、煙草、蔗糖、天然橡膠等重點產業,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環節到抓體系轉變,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指出,農業現代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措施和路徑。農民增收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農民增收的基本盤,必須不斷鞏固和加強,特別是云南的實際情況更是如此。具體來講,要抓好提升種養現代化水平促增收、主體帶動促增收、深化改革促增收三個方面的工作。 





五.《云南省緩解基層財政困難三年行動計劃》
《云南省緩解基層財政困難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緊盯“發展”和“治理”兩個關鍵點,堅持激勵發展、強化管理、守牢底線“三管”齊下,引導激勵各縣區抓牢發展、抓實產業、抓細管理、抓嚴風控,穩定發展“壓艙石”,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經過3年努力,統籌做好發展與安全、穩增長和防風險、減稅降費和財政可持續、短期經濟社會穩定與長期內生增長動力、民生福利改善與科技強國“五個平衡”,實現縣級財政收入規模明顯提升,收入質量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更加規范高效,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基層財政困難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穩定增長,收入質量明顯提升。 (2)對下轉移支付只增不減。 (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穩定增長,縣級財政自給能力顯著增強。 (4)縣級債務率和風險等級控制在合理范圍。 (5)財政管理更加規范。 《行動計劃》包含6大行動計劃,20項政策措施: 一是實施基層財政科學決策行動,通過完善縣級行政決策機制、強化縣以上政府及部門財政管理等舉措,推動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二是實施基層財政保障激勵行動,通過實施更加下沉的收入劃分體制、建立更加激勵的高質量發展轉移支付獎補制度、推進更加清晰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等舉措,指導基層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增強基層發展動力。 三是實施拓寬財政收入來源行動,通過實施財源培植獎補、縣域經濟分類考核獎補、規范和創新產業扶持政策、強化財稅金融協調聯動、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等舉措,力爭拓寬財源渠道,提升基層增收能力。 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支持行動,通過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保障機制、推動農業農村全面協調發展等舉措,推動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接續鄉村振興。 五是實施增強基層“三保”能力行動,通過增強“三保”保障能力,完善“三保”常態化制度體系等舉措,不斷強化“三保”保障。 六是實施提升基層財政效能維護財政安全行動,通過持續樹牢科學理財理念、加強預算管理、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優化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加強財政運行風險防控等舉措,推動基層財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守住風險底線。 《行動計劃》致力于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云南省各縣區財源培植成效逐步顯現,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發展后勁顯著增強,縣級收入規模、質量明顯提升,保障能力不斷提高,財政經濟運行風險防控有效的目標,切實緩解基層困難局面,為云南省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近年來,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疊加疫情沖擊影響,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帶來部分地區短期內大幅減收。從現狀看,我省部分縣(市、區)在財源結構單一、支柱產業缺乏的情況下,財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凸顯,困難面不斷擴大。”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分析,部分地區出現重回“吃飯財政”的情況,保障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重大戰略政策捉襟見肘,不符合我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內在要求,緩困破局迫在眉睫。通過深入剖析基層財政困難成因,此次出臺的《行動計劃》,從基層反應強烈的難點、堵點入手,聚焦基層發展治理中的短板、弱項,引導激勵各縣區抓牢發展、抓實產業、抓細管理、抓嚴風控,對于統籌推進我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基層大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六.《中老鐵路三年行動計劃》
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維護好運營好中老鐵路開發好建設好中老鐵路沿線三年行動計劃》,以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樞紐建設、沿線產業開發和市場主體培育為重點,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把中老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運行安全之路、開放發展之路、合作共贏之路。 ——2022年,中老鐵路年運輸旅客450萬人次以上;年進出口貨物運輸160萬噸以上,其中,進口100萬噸以上、出口60萬噸以上。 ——2023年,中老鐵路年運輸旅客700萬人次以上;年進出口貨物運輸240萬噸以上,其中,進口140萬噸以上、出口100萬噸以上。 —— 2024年,中老鐵路年運輸旅客900萬人次以上;年進出口貨物運輸340萬噸以上,其中,進口190萬噸以上、出口150萬噸以上。 ——按照“通道+樞紐+產業+市場主體”的工作思路,明確實施通道能力提升行動、物流樞紐建設行動、沿線產業開發行動、市場主體培育行動“四項行動”。 ——著眼于打通堵點、提高效率、建設高水平國際大通道。 ——著眼于構建快速循環、高效集散、構建多種方式融合發展的運輸體系。 ——著眼于激活資源、擴大開放、推動市場體系優化升級。 ——著眼于完善配套、擴大影響、打造中老班列品牌。 通過3年(2022—2024年)努力,建成一批中老鐵路沿線鐵路專用線及場站、口岸基礎設施、通關查驗設施等項目;沿線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等物流樞紐全面建成;沿線跨境農業、跨境物流、跨境旅游、跨境能源、跨境電商、跨境金融等加快發展;沿線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中老鐵路的開通,為云南進一步參與和融入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帶動沿線州市產業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動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帶來歷史性的機遇。”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行動計劃》順利實施,云南省將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強化項目支撐、加強疫情防控、促進民心相通、加大宣傳力度6個方面提出系列保障措施。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優先安排中央、省預算內投資和有關專項資金,優先爭取專項債券支持,優先給予融資政策支持,繼續給予運輸結構調整“公轉鐵”專項資金補助,積極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支持。 





七. 《云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云南省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聚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突破,加快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積極促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建立健全數字經濟監管和治理體系,奮力推進數字應用大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和通信樞紐建設,把數字經濟打造成為引領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通過3年的努力,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數字應用和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全省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到2024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3160億元。 ——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強基行動,從網絡、算力、應用3個層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數字經濟園區優化提升行動,支持數字經濟企業向園區聚集,培育5個左右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打造一批智慧園區試點; ——實施數字產業化提升行動,持續培育和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培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一批省級示范平臺; ——實施產業數字化融合行動,推動一二三產數字化轉型,支持大型企業打造數字化平臺,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 ——開展數字服務和治理提升行動,實施數字服務惠民工程、數字治理提效工程及智慧縣城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數字化服務和治理水平; ——實施公共數據資源共享開放行動,建設完善省級各類基礎數據庫,加強數據匯聚,推動共享數據在各領域應用,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試點; ——實施數字絲路開放合作行動,加快通關便利化建設,打造一批“智慧口岸”,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和跨境電商,全面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建設; ——實施數字營商環境優化行動,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財稅、金融、園區配套等方面政策支持,建立數字經濟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省級協調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應用示范效應充分釋放; 數字經濟園區提檔升級; 特色優勢產業持續壯大; 行業重點企業提質倍增; 體制機制全面優化完善。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方案》編制過程中,一方面推行任務清單制,明確我省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任務、責任,另一方面強調典型引路,在任務行動和重點工程中著力盯住重點、抓住核心,深入挖掘試驗典型,打造示范標桿,帶動各產業鏈發展壯大。為確保《行動方案》有效落實,針對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提出強化組織領導、人才引培、安全保障、典型引路4項保障措施。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聚焦產業強省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發布的各三年行動方案的基礎上,全省各級相關部門立足自身工作實際,找準關鍵點,瞄準發力點,先后編制《云南省綠色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云南省新材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云南省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等一批產業強省三年行動計劃,并按照“一個工作專班、一個配套政策、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全力以赴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布局。

幸福生活共建共享 楊崢 攝
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新的征程上,云南牢牢把握機遇,勇于應對風險挑戰,奮力拼搏、奮勇爭先,以“趕考”的心態接過“接力棒”,跑出加速度,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不負韶華、不辱使命,努力書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答卷!
云報全媒體記者 胡曉蓉 李承韓 王丹
上一篇:【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云南在行動 2023-07-08
下一篇:【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奮力走出一條國企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