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引領新時代作風建設
張志遠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黨員來自人民群眾中間,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既要堅持以黨的正確理論武裝頭腦,也要以強大的人格力量示范社會。新時代作風建設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彰顯共產黨人強大的人格力量,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匯聚磅礴力量。
弘揚黨的優良作風的時代價值
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指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毛澤東同志首次概括,歷經發展和變遷,形成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優良作風。黨的優良作風在黨的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在推進國內改革發展與應對國際復雜形勢的雙重任務下,對作風建設的重視程度與持續性均達到新的高度,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實現持續好轉。當前,應進一步從黨的優良作風中汲取歷史經驗與實踐智慧,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不竭動力。
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是科學執政的前提。一是理論源于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理論聯系實際作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干事創業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任何理論體系的形成都以實踐需求為原動力,并在實踐土壤中獲得初始素材與問題意識。二是實踐升華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當代中國偉大實踐,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被確立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該思想系統回答了時代之問、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黨員干部唯有在理論上保持清醒,才能在政治上做到堅定;必須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奮力開創云南發展新局面,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云南新篇章。三是理論與實踐辯證統一。理論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并賦予其新的生長點;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實現螺旋式上升。新時代推進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既要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行動指南,又要在生動的省域實踐中不斷總結新經驗、提煉新規律,使理論與實踐在相輔相成中實現更高水平的統一。
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是科學執政的價值導向。一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黨的歷代領導人先后提出“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等重要論斷。二是樹立“人民至上”理念。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就是要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密切關注人民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密切關注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從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是科學執政的工作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推進自我革命的銳利武器,也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一是要敢于批評和自我批評。毛澤東同志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對黨、對人民、對同志高度負責的表現。同時,是否敢于開展批評、是否樂于接受批評,是檢驗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的“試金石”。二是要善于批評和自我批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坦誠相見、開誠布公,讓正常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政治空氣的清潔劑,讓黨員、干部習慣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進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應暢所欲言、開誠布公、坦誠相待,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當前,正處于兩個大局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各種困難風險和挑戰難以避免,我們要始終牢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砥礪奮進。
以黨的優良作風引領新征程作風建設
新時代新征程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直接關系黨內風氣和政治生態,關系民心向背,決定著黨的群眾基礎。黨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是重要的精神遺產和寶貴財富。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要準確把握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以黨的優良作風為引領,統籌思想作風、學習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一體推進、協調發展。
黨員干部要在思想作風上作表率。思想作風是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貫徹思想路線的過程中形成并體現出的態度與風格。一是黨的思想路線作表率。想問題、做決策要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與客觀相結合,順應事物發展規律,善于接受新事物,要著力在觀念更新上下功夫。不故步自封,不思想僵化,把握機遇,攻堅克難、迎難而上,方能有效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二是正確的政績觀作表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顯績和隱績的關系,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黨員干部要在學習作風上作表率。學習作風是指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態度和行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應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實踐、指導工作,真學真信真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黨員干部要在工作作風上作表率。工作作風要實,要著力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常常捫心自問:“實現目標沒有,有無更好的辦法,如何才能取得更好效果”。深入基層一線調查,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辦好就業、增收、教育、醫療、關愛留守兒童等民生實事。
黨員干部要在領導作風上作表率。領導作風是領導干部在領導機構和領導活動中的態度和言行的一貫體現。一是為民服務作表率。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在革命、建設、改革歷程中形成的血肉聯系,密切聯系群眾是最大的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最大的政治風險。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集思廣益作表率。目前,各級黨組織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開展問題查擺、原因分析、對策建議。要集思廣益,廣泛聽取意見,要著力在匯聚智慧上下功夫。三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作表率。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不能丟。領導干部要帶頭,班子要作表率,在黨內營造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良好風氣。要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虛心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
黨員干部要在生活作風上作表率。生活作風是指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言語、舉止的表現方式,反映出其生活態度、生活習慣和品德素養。一是正確的義利觀作表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清清白白是共產黨人的底線。俗話說,廣廈千間夜臥三尺,腰藏萬貫一日三餐。只有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才能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二是家庭家教家風作表率。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要節儉持家,拒絕鋪張浪費。
上一篇:楊松祿:發揮好統一戰線在邊疆治理中的政治作用 2025-08-20
下一篇:楊松祿:政治共識教育芻議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