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首次從各民族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五個維度,系統總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共同基礎、深厚基因、動力源泉,全方位闡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源與流、根與魂,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不斷成為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的發展規律。總書記強調:“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華民族締造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內生動力。”“信念相同”揭示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內核。
中華文明有突出的統一性,集中體現為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這一思想信念,植根于古代中國獨有的“天下觀”,強調地理上“天下無外”、政治上“天下一統”、理念上“天下一家”。自《春秋公羊傳》提出“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到秦代“一掃六合”開啟政治實踐,此后兩千多年,大一統在各民族的共同堅守中不斷傳承演進,逐漸上升為一種思想共識、文化特性和文明象征。只要接受了大一統的禮俗文化和典章制度,無論夷夏都是中國人。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都始終堅持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這種深層次的信念基礎,使中華文明擺脫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中斷分裂的命運而延綿至今,使中國從萬邦林立、諸侯三千、方國千余融匯為天下一家,使中華民族克服一次次離散沖擊始終凝聚在一起。
歷史充分證明,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也必須由各民族共同維護、鞏固和發展。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少數國家利用所謂“民族問題”大肆污蔑抹黑我國民族政策,對我國遏制打壓變本加厲,國際上民族主義思潮和一些極端思想蔓延滋長,民族領域反分裂反滲透斗爭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做好凝心鑄魂工作的現實緊迫性更強。
新征程上,必須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引導各族人民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始終把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根本目的,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防范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堅決反對一切利用民族、人權等問題對我進行滲透破壞、污蔑抹黑、遏制打壓的行徑,堅決打擊一切民族分裂活動。
上一篇: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有哪些內在規律①|各民族血脈相融 2025-10-09
下一篇: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有哪些內在規律③|各民族文化相通 2025-10-10